rsync使用

总结摘要
rsync使用

需求

  • 玩Linux,经常需要重装系统,所以我的文件都是放 /data 目录下,data 目录是一个独立的分区,每次重装系统时只需要重新挂载分区到 /data 目录即可,非常方便。配合 konsave 工具和软件安装脚本,基本上十多分钟就可以恢复系统原样。对 data 目录的备份至关重要。
  • 工作时经常需要在生产环境进行软件部署,有时可能只改了几个文件,也需要重新上传全量包到生产环境,其实完全没必要,更新修改的文件即可。

rsync的优点

  • 会检查发送方和接收方已有的文件,仅传输有变动的部分
  • 支持断点续传,可替代sftp使用

rsync使用( 参考 )

1
rsync -avzc --delete --partial --append-verify --progress -e "ssh -p 22" /xxx/xxx root@x.x.x.x:/yyy/yyy
  • -a 表示存档模式,保存所有的元数据,比如修改时间(modification time)、权限、所有者等
  • -v 表示输出细节。=-vv=表示输出更详细的信息,=-vvv=表示输出最详细的信息。
  • -z 表示指定同步时压缩数据
  • -c 默认情况下,rsync 只检查文件的大小和最后修改日期是否发生变化,如果发生变化,就重新传输;使用这个参数以后,则通过判断文件内容的校验和,决定是否重新传输。
  • --delete 删除目标目录下的多余文件,使得目标目录成为源目录的镜像副本
  • --partila 表示允许恢复中断的传输
  • --append-verify 表示接着上次中断的地方继续传输,并对传输完成后的文件进行一次校验。如果校验失败,将重新发送整个文件。
  • --progress 表示显示进展
  • -e 指定使用 SSH 协议传输数据